索引号: | 12371000MB281418XQ/2020-00099 | 文号: | |
公开范围: | 面向社会 | 公开时限: | 长期公开 |
发布单位: | 高新区丽幼 | 发文时间: | 2020-12-09 |
公开方式: | 主动公开 |
高新区丽景幼儿园2020年度教育教学工作计划 |
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|
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一、指导思想 以《幼儿园工作规程》为指引,进一步落实《纲要》《指南》精神,围绕本年度幼儿园工作计划,把省编教材以师幼互动、幼幼互动、家园互动,点、线、面、网全面铺开,在实践中反思,在反思中成长。 二、工作目标 (一)整合教学资源,优化省编课程网络体系,推进课程游戏化。 (二)扎实开展游戏活动,提升教师观察解读幼儿的能力。 (四)丰富培训形式,按需选取培训内容,增强培训的实效性。 (五)根据教师能力进行分层教研,注重教研后的追踪落实。 三、工作重点及措施 (一)整合教学资源,优化省编课程网络,推进课程游戏化。 1.课程游戏化,让集体教学活动充满趣味性。 (1)提前备课是关键。每一次集体教学活动前各级部把教案、课件共享到级部群,供上课教师使用。课程游戏化,课前要有收心游戏、与本次活动相关的导入游戏、与本次活动相关的基本游戏、结束游戏等环节,游戏带入课堂,通过趣味游戏化课堂的打造,让幼儿在玩中学、在玩中成长,同时提升教师对课堂的驾驭能力。 (2)多种活动打磨优质课堂。通过开展教研组长示范课、一课三研、优质课比赛等活动打磨教师优质课堂,让老师们在在活动中得到锻炼。 2.多形式听课,让“好课”成常态。 本年度加强对教师的听课力度,丰富听课的形式如园长推门听课、教师听本班、邻班等不同层次的听课活动,提升教师的听评课及讲课能力。 (1)园长全园听课:每天园长会进行推门听课,通过推门课把握教师课堂组织能力,实现针对性的引领。 (2)教师随堂听课:教师听同级部老师上课,每学期不少于四次。 (二)丰富游戏内涵 1.丰富室内区域游戏材料,有效开展主题区域活动。 (1)区域游戏材料是班级区域游戏开展的关键。本年度各班要在室内游戏材料上狠下功夫,以省编主题为引导,通过各种途径(如提前一周征集游戏材料、自制材料、亲子制作等)丰富游戏材料,让幼儿真正有所玩、有所学习、有所发展。 (2)每班一特色,根据班级幼儿兴趣爱好,征集幼儿意见,选择适合本班的区域,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。 2.合理利用户外每一个角落,打造幼儿喜欢的游戏区。 (1)细化区域、丰富材料,让户外游戏区“动”起来。将游戏区责任到人,分工明确,教师们提前对各分管的游戏区进行布置,包括环境、材料、幼儿名额分配等,确保幼儿游戏的质量。 (2)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,确定开展形式。小班幼儿较小、对于混龄游戏相对陌生、游戏区选择更倾向本班教师,因此小班幼儿自主游戏由本班教师集中管理,中大班实行混龄游戏。 3.注重游戏中的观察,提升教师解读幼儿的能力。 (1)关注幼儿游戏,优化教师的观察。室内区域游戏和户外游戏时,教师务必带好本、笔、相机,随时进行记录。游戏后每月撰写一篇学习故事,在多写、多练中提升解读幼儿的能力。 (2)开展每月一次“案例分享”教研活动。由一名教师进行个人案例分享,全体教师集中研讨,集思广益完善案例,有效提升教师观察解读,撰写学习故事的能力。 (三)环境是幼儿的第三任教师,贯彻落实“幼儿为本”的教育理念,让幼儿与墙面互动、对话。 1.特色引领,营造大环境。 每月根据主题内容、时令节气,按时更换主题墙。每一次主题墙的创设经历由幼儿商讨、教师研讨(内容筛选)、师幼共创、亲子互动等环节,教让幼儿参与进来、让家长参与进来,让墙面活起来。 2.展示幼儿作品,构建走廊作品墙。 幼儿的作品是展现幼儿学习、语言表达、心理成长、想象力、创造力的重要表征,走廊作品墙能将其很好的诠释,而且教师与幼儿对话作品,也是教师观察解读幼儿的重要途径之一,能更好的去了解幼儿。 (五)丰富培训形式,按需选取培训内容,增强培训的实效性。 通过多种形式如外出学习、园内培训、读书沙龙等调动教师学习的积极性,激发内动力,实现自我成长。 1.完善外出学习激励机制,鼓励教师外出学习。 (1)继续完善教师外出学习激励机制。 根据教师能力及优势派教师外出学习,学习的内容重点在课程游戏化、幼儿游戏观察解读、园本课程的构建等方面,制定相应的学习制度,保证外出学习质量。 (2)及时组织二次培训,重视学习的实效。 外出学习教师归来要及时组织园内二次培训活动,在讲座基础上创新培训形式,切实提高我园教师教育教学能力、改善教育行为,让培训扎根实践,让实践有所成效! 2.开启全员大阅读、分享活动。 读书沙龙活动:以绘本为切入点,开展全员大阅读,以级部或园级形式每学期进行两次交流活动,并尝试借助绘本构建课程,将绘本运用到教学活动中、实现学以致用。鼓励教师进行好书推荐、举行读书沙龙活动,让大家爱上读书。 3.研训一体、结合教研内容,有针对性的进行园内培训。 《指南》是教师的必修课,本年度将继续采用各种形式引领教师进行指南的学习,注重教师对《指南》的理解,做到心中有指南、眼中有孩子,真正将《指南》用起来。并将培训内容重点放在园本课程的构建、教师观察解读、优质课、游戏材料的丰富上,将教研和培训结合起来,有的放矢实现各个击破。 (六)根据教师能力进行分层教研,注重教研后的追踪落实。 立足“幼儿为本”,以《指南》为指引,开展分层教研,提升教研质量,在教育教研中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。 1.固定教研时间,严格教研制度。 (1)固定时间:级部教研在每月两次,在第三和第四个周的周三进行,级部教研每月两次包含集体备课和游戏材料(绘本交流、区域、级部活动)。教研成常态、养成规律,让教研更加规范。 (2)评价考核:建立教研制度评价考核机制,由业务园长及教研组织者从教研投入度、有效发言次数、研后实施质量等方向进行考核,注重教研小结的问题延伸,提升教研质量。 2.实施分层教研,注重教研后的追踪落实。 我园教研活动分为级部教研和园级教研。 (1)级部教研:级部教研从12:30到1:50,分别从集体备课、区域研讨、游戏材料、级部活动等方面进行教研活动,按计划严格进行活动。 (2)园级教研:加强《指南》学习、教师观察解读、优质课、园本课程构建的研讨,每月一次大教研,一次案例解读,督促教研的追踪落实情况。
|
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