索引号: 12371000F51085963M/2020-00018 文号:
公开范围: 面向社会 公开时限: 长期公开
发布单位: 高新区后小 发文时间: 2020-12-08
公开方式: 主动公开
威海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后峰西小学政策法规


发布日期:2020-03-02 14:27 访问次数: 信息来源:高新区后小 字号:[ ]


威海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后峰西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实施方案

指导思想:为了切实做好我校教师职称评审工作,依照高新区教体处传达的山东省关于职称评审的会议精神,依照区核定的后峰西小学一级和高级教师空岗数量,学校本着坚持公开、公平、公正的原则,把德才兼备、群众信服、业绩突出的教师,推荐到区市级参加评审。现结合我校实际,制定此实施方案。 

一、加强组织领导

1.建立学校评审领导小组 

组 长: 徐明华

成 员: 丁艳华  毕建虎  钟丹娟   兰娥  

2.成立职称推荐评审委员会

组长:徐明华

成员:毕建虎  钟丹娟  王新晓  于庚灼

李会龙  张玉强  王立媛  兰娥  贾军  

徐晓华

二、评审原则

1.坚持公开、平等、竞争、择优的原则;所有职称评审工作从方案出台、人员情况公布、审核结果公示等一律公开进行,严格规程操作。

2.坚持任人唯贤、德才兼备的原则;注重工作业绩与能力。

3.坚持师德过硬原则,如有家长投诉到上级,调查属实、造成恶劣影响的一票否决。

三、岗位设置情况

学校符合参评正高级教师条件的教师2人,符合参评高级教师条件的教师7人,符合参评初级教师条件的教师8人。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及岗位核准比例,确定我校正高级教师1个岗位,高级教师1个岗位,初级教师8个岗位。

四、评审条件

(一)基本条件

1.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,热爱社会主义祖国,遵守宪法和法律,自觉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,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。

2.具有崇高的职业理想和坚定的职业信念,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、学校规章制度和教学行为规范,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,热爱教育事业,爱岗敬业,无私奉献,教书育人,注重身教,为人师表,以身作则。

3.身体健康,心理素质良好,具备从事教育教学的身心条件。

4.掌握和运用普通文化知识、教育学、心理学基本原理,自觉运用教育新观念和新理念,指导教育教学工作。

5.具备《教师法》规定的相应的教师资格,在教育教学一线任教,切实履行教师岗位职责和义务。

6.符合国家和省规定的继续教育等要求。

(二)任职资历条件

正高级教师:应具有高等教育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,在教学一线从事教学工作20年以上,并在高级教师岗位从事教学工作5年以上。

高级教师:竞争高级教师岗位的教师必须在一级教师岗位从事教学工作5年以上。

一级教师:具备博士学位;或者具备硕士学位,并在二级教师岗位从事教学工作2年以上,坚持在教育教学一线从事教学工作;具备学士学位或高等教育本科毕业学历,或具备高等教育专科毕业学历在初中或小学(幼儿园)从事教学工作,在二级教师岗位从事教学工作4年以上且最近连续3年在教育教学一线从事教学工作;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学历在小学(幼儿园)从事教学工作,在二级教师岗位从事教学工作5年以上且最近连续3年在教育教学一线从事教学工作。     

(三)业绩能力水平

1.具备任现职以来区级以上荣誉。

2.教学成绩优良,具有优质课区级二等奖以上奖励。

3.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,撰写的论文被发表或在教育部门推荐评选中获区级二等奖以上。

4.申报正高级、高级教师职称的教师应有一年以上在农村学校从事教学工作的经历。

(四)考核细则

1.定性考核:

晋升对象属于下列情况之一的,实行一票否决。

(1)在任现职期间受到党纪政纪处分的;

(2)近三年由于本人主观原因造成重大工作失误,影响较大的;

(3)不服从学校工作安排,造成不良影响的。

2.定量考核:

(1)教龄:1年0.4分。

(2)专业技术任职年限:1年0.5分。

(3)学历:研究生4分,本科3分,专科2分。

(4)个人荣誉:(以教育部门印章为准,不累计加分)国家级8分,省级6分,市级4分,区级2分。

(5)优质课与公开课等:(以教育部门印章为准,不累计加分)国家级8分,省级6分,市级4分(一等4分,二等3分,三等2.5分),区级2分(一等2分,二等1.5分,公开课和示范课等同区级二等1.5分),优课等同优质课,微课取同级优质课分数的四分之一(区级一等0.5分,二等0.3分)。

(6)论文发表与获奖:(以教育部门印章或正式刊物发表为准,不累计加分,增刊和论文集除外)国家级8分,省级6分,市级4分,区级2分。

(7)教学业绩:最高20分。以近两年教师考核成绩计分。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教学业绩取最高分,未参加考核老教师取平均分(男满52周岁,女满48周岁)。

(8)竞岗述职:最高40分。申请人员就任现职以来的工作表现、工作成绩进行述职,教职工评委会参与打分。

五、竞聘过程

1.宣传政策,成立评审领导小组及推荐评审委员会,召开会议,学习文件、传达教体处会议精神。

2.制定职称评审实施方案,全体教职工大会讨论通过(85%以上),报教体处审核备案后组织实施。

3.符合条件申报人员按要求提交相关证明材料。

4.资格审查,核实申报人员条件。

5.综合考评。学校领导小组对通过初审的参评人员根据量化赋分进行综合评价,根据综合排序情况,确定推荐的各级岗位申报人员。

6.结果公示。参评结束后对参评人员名单进行校内公示,不少于5个工作日,公示无异后,上报区教体处。

 

高新区后峰西小学德育工作方案

一、校情学情分析

高新区后峰西小学位于祁顶山脚下,是一所有着百年历史的老校。2010年搬迁新校,现有29个教学班,1200余名学生,66位老师。多年来,我们致力于探索朴素自然又健康向上的学校教育,以足球生活为载体,形成了后小独具特色的绿茵文化。

2014年的后小,我们把足球纳入体育课程中,足球成为我们学校的优势项目。2016年的后小,在足球运动的带领下,学生身体素质全面提升,学校体育优势凸显,成为小有名气的体育特色学校。2018年,我校被评为威海市特色学校。

我们的孩子,大多数都来自农村,淳朴呆萌。可能不比其他孩子有更广阔的眼界,更丰富的文化底蕴,但是,在努力、拼搏、团结、协作的精气神上,不比任何人差。绿茵场上,孩子们为了一次次的胜利全力奋斗,这种勇敢、自信、健康、向上的精神,从绿茵场上带进了我们校园的每一个角落,每一次活动中。队列展示中,他们可以为了练好一个转身动作坚持很久;太极扇展示中,他们可以为了一个开扇动作反复练习;合唱比赛中,为了呈现出最好的自己,他们可以不厌其烦地排练多次;朗诵比赛中,为了一句诗词,他们可以反复打磨;实践活动中,他们从来不叫苦、不叫累,把每一次实践当作展示自己的机会;志愿服务中,他们可以顶着烈日无偿为他人服务……这就是我们的孩子,一群可爱的、勇敢的、阳光的后小学子。

几年来,我校经典诵读、舞蹈等创作表演更是以绿茵精神为引领,以弘扬家国情怀为主题,走出了我们后小红色教育加绿茵情结的鲜明特色,连年在区艺术大赛中获一等奖。18、19年我们的鼓号操和话剧表演又双双夺魁。绘画、科技、读书等活动,我们的孩子也发扬不服输精神,样样在省市区崭露头角,孩子的拼搏精神由绿茵融入课堂,融入日常。学习上比学赶超,生活上自立自强,劳动中你争我抢,都积极争做勇敢,自信,健康,向上的新时代好少年。

未来,我们将继续以绿茵文化为引领,以点带面,以面带全地开展德育活动。

二、工作目标

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,以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,以养成教育为重点,以德育课堂为主渠道、主阵地,以德育实践活动为载体,以家庭、学校、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为保障。立足目标小一点,内容实一点,距离近一点,切入深一点,方法新一点,手段活一点,努力打造有效德育、特色德育,高效推进德育工作。具体有以下几点:

1.加强安全教育,确保学生在校期间无安全事故的发生。

2.通过各项常规工作的制定及实施,使学生行为规范有明显提高,将常规教育外化于行,内化于心。

3.通过各项少先队活动,不断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、理想信念教育、习惯养成教育、感恩教育等多种德育主题教育,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。

三、实施路径

(一)加强德育队伍的建设与领导

1.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,德育主任王新晓、少先大队辅导员邹林林及班主任为成员,根据工作需要,调整、充实领导小组成员,健全落实德育工作责任制,每学期开学召开领导小组会议,研究一学期的德育工作,制定学校德育工作计划。

2.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,提高班主任思想意识

我校35周岁以下教师占70%以上,整体上教师年龄偏年轻化,为尽快提高青年班主任的业务能力,定期开展班主任培训,每月开展班主任沙龙活动,在交流中以老带新,为青年教师答疑解惑,尽快适应工作的同时不断提高班主任的工作艺术和管理水平。

同时,引导班主任及任课教师通过谈话激励、课堂渗透、环境熏陶等方式,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,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,并抓住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不同心理和生理特点,重点做好离异家庭、贫困学生、残疾学生、特殊性格学生的管理和教育工作。

完善学校全员育人制度,真正做到所有老师都成为导师、所有学生都有导师。

3.加强班队会执行与管理

将班队会列入学校常规工作来做,制定每周一次班队会主题,利用周一早第一节课时间开展班队会活动,加强学生的仪式教育、常规教育、习惯养成教育。

(二)认真落实常规教育活动

1.做好校园文化建设,实现环境育人

(1)在办公楼走廊做好学校办学理念、校风、校训、校歌等文化布置,利用班队会、国旗下讲话、红领巾广播站等进行大力宣传,让师生深入心中。

(2)加强教室、宣传栏文化建设。在校园文化建设背景下,充分利用国庆节、中秋节、六一节、清明节、端午节、建党节等重大时间节点,做好校园文化、班级文化和走廊文化宣传巩固工作,不断提高校园文化品位,提升班级管理内涵。做到室内文化每月更换一个主题,宣传栏每两周更换一个主题。

(3)办好学校红领巾广播站。学校成立红领巾广播工作小组,每天进行“后小朗读者”活动,稿件由各班学生提供,教师负责选稿,每天中午12:20进行广播。栏目包括校园新闻、德育小故事、民族文化大观、安全常识等。每学期对优秀播音者进行表彰,对各班级广播者进行公众号宣传。

2.卫生检查常态化

实行卫生“一日三扫”政策,由大队部负责对卫生进行一日两检查,早上检查一次,中午抽查一次,每天中午对卫生情况进行全校总结。实行百分制扣分法,年底总评计入班级考核。

3.加强安全管理

(1)加强安全教育、法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,通过学生自我教育、自我管理,树立学生的安全意识,教育和引导学生不涉及有害身心健康的电子游戏、网络影像,健康上网,加强交通安全教育,增强学生的防范意识。

(2)定期开展紧急疏散演练活动和安全教育日;做到安全教育1530,课间1分钟,放学前5分钟,假前30分钟,每周一期安全公众号,每周五进行全校性安全教育,不断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,增强学生的自护自救意识,创建平安校园。

(3)规范班级安全排查常态化,做好校级安全排查,班级内部排查,严禁学生带零食、玩具、危险性刀器具、火源进校园,为师生营造安全的学习环境。

4.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带动学生的全面发展

(1)坚持每周星期一举行隆重的升旗仪式。少先队员周一必须佩戴红领巾,实行严格的检查制度,对不按要求正确佩戴红领巾的行为进行通报批评,计入班级考核。升旗仪式由三四五年级轮周进行,做好各中队旗手指导工作,安排好一学期的“国旗下讲话”的内容,要求系列化,突出德育主题,增强针对性。

(2)加强行为规范养成教育,落实课间、校内值勤、强化放学路队监管、规范升旗仪式、学生队礼、队歌、红领巾佩戴,会唱校歌,强化鼓号队巩固训练工作,积极鼓励队干部参与班级、学校管理,成立监督小组,定期开展各项活动,保证少先队各项活动顺利开展。

(3)在节日中加强德育渗透。

充分利用清明节、端午节、六一儿童节、国庆节、中秋节、母亲节、父亲节、劳动节、南京大屠杀纪念日等节日及重大纪念日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。对上级文件做到充分解读,领会精神,根据学校特点制定方案在前,实施在后,及时总结反思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、理想信念教育、诚信教育、劳动教育、感恩教育、文明礼仪教育、传统文化教育等养成教育,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素,加强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。

(4)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及志愿活动。

设立学校“雷锋站”,利用学校红领巾广播站进行好人好事宣传报道,充分调动全校师生学雷锋行动,将雷锋行动外化于行,内化于心。

(5)制定每月一主题教育方案,抓好当月主题教育。

3月雷锋月,开展《接过雷锋的枪》主题活动,4月开展环保月,开展《环保,我们在行动》主题活动;5月劳动月,开展《小鬼当家》《我爱劳动》主题活动;6月艺术活动月,开展《我是光荣的少先队员》《六一,我们来啦》等主题活动;9月感恩月,开展《感念师恩,向阳而生》《地球妈妈,谢谢您》《感谢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》等主题班队会及少先队活动,加强学生对父母、老师、身边人、社会、国家的感恩教育;10月爱国主义教育月,开展《心中有个爱国梦》《怀中国梦——争做新时代好少年》《怀中国梦——学习雷锋,做有德少年》《怀中国梦——做文明人》等主题班队会及德育活动,提高学生的爱国意识,将爱国主义教育、理想信念教育渗透进每个学生心中;11月安全教育月,开展《珍爱生命——交通安全伴我行》《珍爱生命——远离电老虎》《珍爱生命——消防安全记心中》《文明上网  谨防诈骗》等主题班队会及安全教育活动及安全演练,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及安全防范能力;12月公民道德月,开展《争做新时代知法、懂法、守法好少年》《勿忘国耻 吾辈自强》《节约用水 从点滴做起》《节约粮食  从我做起》《节约能源  从小事做起》《我和诚信有个约定》《垃圾分类,从我做起》等主题班队会及主题德育活动,全面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及公民道德。

(6)做好校内评优工作

认真开展校园之星、优秀学生干部、绿茵之星的评选活动,每学期末评选优秀学生干部、绿茵之星,颁发奖状,以树立榜样,培养学生的积极上进精神,促进良好校风、班风和学风建设。

(7)打造书香校园,做好每学期艺术节、科技节工作

认真开展打造书香校园活动。学校图书室要做好图书借阅工作,为学生提供阅读的方便,以鼓励学生的积极阅读。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艺术节、科技节,发动全校学生广泛参与,在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的艺术造诣和思维能力。

(8)做好少先队大队委选举及管理工作

将少先队大队委选举及管理作为常规性工作来做,制定工作计划及方案,做好宣传及后续工作,充分发挥大队委带头作用、榜样作用,在各项活动中让学生不断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、自主活动。

(三)加强家校沟通,家校合作共同育人

充分利用家长会、家访、家长开放日、家长学校、家委会等机会,加强与家长的沟通。往年每个学期,我们都会对学生进行家访,利用下午放学后的时间,班主任及任课老师走进每位学生家中,和家长面对面沟通,心与心交流;每学期进行一次家长开放日活动,家长走进学校和学生一起上课,听专家讲座。今年由于疫情原因,我校计划召开线上家长会,和家长分享学生在校学习状况,采用录课方式让家长参与课堂。于此同时,各班级建立QQ群,微信群,班主任随时与家长保持联系,及时了解、沟通和反馈学生的学习状况、思想状况和行为表现,家校合作共同为孩子成长架起心灵的桥梁。

(四)凝聚社会力量,实现三位一体共同成长

主动联系当地公安、共青团、妇联、关工委、哈工大、山大等学校,邀请专家学者、退伍老兵等有社会影响力的人走进校园,利用现场讲座、授课等方式搭建育人平台,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、养成教育、安全教育、科学素养教育。

(五)充分发挥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

在德育工作中,要坚持以课堂教育为主渠道的做法,全体教师要增强德育意识,坚持教书育人,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学科内容、特点,挖掘教育素材,任课教师在制订教学计划、备课时,要努力挖掘教材中的教育素材,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、学习习惯和良好的意志、品格,促使学生养成文明行为习惯,使爱国主义、集体主义教育等十大德育内容与教学内容之间产生有机的联系,在潜移默化中给学生以春风化雨般的教育。

(六)认真做好品德评定工作。

通过会议、培训使全体教师要充分认识到,品德评定是德育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,通过评定可以衡量学生品德所达到的实际水平,引导他们学习正确评价自己和别人,激励他们不断进步。根据学生的年级、年龄特点制定评价方案,将学生的品德课考核成绩和行为表现的考核有机结合。评价中,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,综合学生个人、同学、教师、家长评价的结果。每学期结束时,班主任对学生的行为表现、发展状况做出书面评价,通过学期末综合评价单的方式让学生及家长知晓。

四、条件保障

1.校领导对校德育工作的高度重视。开学前,学校即针对德育工作开展校内班子会,学校德育小组成员会,制定全校德育工作计划,做好学期德育配档,保证德育工作的正常开展。

2.班主任德育工作意识不断提高。开学前,德育处针对学校德育工作开展专项会议,阐明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,引起班主任高度重视。每周一次班主任会议,每月一次班主任沙龙会议,对班级内出现的问题进行现场讨论并解决,以老带新,查漏补缺,不断提高班级之间的竞争意识,班主任之间的合作意识,学习意识,强化班主任工作管理能力。

3.资金支持。一直以来,学校对德育工作的开展都大力支持,每项活动的开展、实施由德育主任亲自制定,小活动组内讨论通过,大活动报副校长、校长通过,保障资金支持的同时能高质、有效地达到活动目标,为我校德育工作打下坚定地物质基础。

 





责任编辑:于庚灼



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